别再问孩子“长大后你想做什么”

别再问孩子“长大后你想做什么”

简繁中文简体 繁体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ENGLISH (英语)ESPAÑOL (西班牙语)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超大教育中文 中中英双语 双语英文 英别再问孩子“长大后你想做什么”亚当·格兰特2019年4月17日 Till Lauer“长大后你想做什么?”在我的孩提时代,我害怕这个问题。我从未给出一个好的回答。大人们似乎总是非常失望,因为我并没有梦想成为什么大人物或是英雄,比如电影人或是宇航员。在大学里,我终于意识到我不想做某一件事。我想做很多事情。所以我找到了一个变通方法:我成为了一名组织心理学家。我的工作是去改善别人的工作。我得以间接体验到它们——我已得以探索电影人如何探索新路、宇航员如何建立信任。并且我已经确信,问孩子们他们想做什么是对他们的一种伤害。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第一个不满是,它逼迫孩子们用一种工作来定义自己。当你被问到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时,回答“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在社交意义上是不可接受的,更不要说“一个正直的人”了。这可能是为什么许多家长声称,他们自己认为孩子最重要的价值是关心他人,但他们的孩子认为最重要的是成功。当我们用职业来定义自己时,我们的价值取决于我们取得了什么成就。广告第二个问题在于这样一种暗示,即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样天职。尽管拥有天职会是一种欢乐之源,但研究显示,寻找天职会让学生们感到迷茫和困惑。而且即便你足够幸运碰上了一样天职,它也可能不是个可行的职业。我和同事已经发现,天职的召唤常常得不到回应:很多职业梦想无法支付账单,并且我们中的很多人就是没有那个天赋。喜剧演员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在听到一名管理人员告诉刚入校的高中生,他们可以成为任何他们想成为的人时,他问道,“女士,你为什么要骗这些孩子?”也许他们中有四人可能会成为任何他们想成为的人。但其他2000人最好学会怎么焊接。他接着说:“跟孩子说实话。你可以去做任何你擅长的事——前提是他们在招人。”如果你能克服这些障碍,还有第三道:职业很少能达到你童年梦想的期望。在一项研究中,寻找理想工作让高年级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感到更加焦虑、压抑、无力和沮丧——并对结果更加不满。如蒂姆·厄本(Tim Urban)所写,幸福等于现实状况减去期望值。如果你寻找的是狂喜,那么你注定会失望。这可以解释这样的研究,它表明在经济衰退期毕业的大学生30年后工作满足感会更强:他们不觉得有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低期望值的一个好处是,它们能消弭我们所想与所得之间的差距。大量证据表明,与其把一份工作想象得很美好,还不如在入职时贴合实际地预想一下它真实的样子,并且毫无保留。当然,你在接手时可能会少些激动,但平均而言,你最后的收获会更大,也不容易退出。奥普拉说得好:“你的工作永远不会让你感到满足。”我完全支持年轻人力争上游、志存高远。但听听以研究“工作”为生的人的建议吧:这些志向应当不局限于工作。问孩子他们想当什么会使他们去追求一个他们也许永远都不想争取的职业身份。相反,请他们思考一下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想想他们可能想做的各种不同的事情。本文最初发表于2019年4月1日。

翻译:李建芳、Shuhua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相关报道为什么你不该对孩子大声嚷嚷?2018年9月12日

别再问我家孩子的大学计划了2018年3月27日

孩子们,去享受争吵吧!2017年11月15日

最受欢迎中国限制公职人员出国,幼教、护士也要上交护照美国对转运商品加征40%关税,中国预计受最大影响特朗普治下,中国“走线客”面临痛苦抉择美台关系紧张中,特朗普或对台湾芯片加征关税当美国总统表现得像个五岁小孩,我们该怎么办?少林寺住持释永信被查,涉嫌挪用资金及与多名女性有染英伟达特供中国的H20芯片为何成为中美AI竞争焦点夏天车里的瓶装水能安全饮用吗特朗普将对全球60多国征收高额关税关税阴影下美国经济“天没塌”,经济学家错了吗国际中国商业与经济镜头科技科学健康教育文化风尚旅游房地产观点与评论国际亚太南亚美国美洲欧洲中东非洲中国时政经济社会中外关系港澳台商业与经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交易录文化阅读艺术电影与电视体育风尚时尚美食与美酒生活方式观点与评论专栏作者观点漫画更多镜头科技科技公司科技与你科学健康教育旅游房地产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相关内容

w10文件夹选项在哪 win10打开文件夹选项的三种方法[多图]
怀孕要多久生
365服务平台

怀孕要多久生

07-03 ☯ 4797
饥荒海滩怎么去猪镇 饥荒快速找到猪村方法
365足球体育app下载

饥荒海滩怎么去猪镇 饥荒快速找到猪村方法

07-01 ☯ 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