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民将盘瓠视作最早的祖先神,是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融合交织产生的。图腾,“指的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一氏族的人都相信本群体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 ( 通常是某种特定的动物或植物) ,或是与某种特定物种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这种特定物种便成为特定人群的崇拜物和标志,这种特定的物种便称为该族群的图腾。图腾文化对族群的标志功能和凝聚功能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畲族先人会将盘瓠这一龙犬作为他们的祖先神呢?为了生存,畲族历时百年由广东向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人烟稀少的山区迁徙,至明清时期定居闽浙山区。自然条件的恶劣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狩猎在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使得畲民的盘瓠崇拜有了坚实的社会生活基础和牢固的思想感情,即将捕猎的得力助手龙犬视为民族图腾加以尊崇。同时,在迁徙过程中,作为一个外来民族,难免受到外族欺负。畲族借由盘瓠图腾文化标志族群,凝聚族民,共御外侮。还有一种说法是,畲族人民在民族压迫中朦胧地产生了依附中原王朝以求庇护的思想,经过长期历史过程的臆想和口传以及累层积造,产生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盘瓠传说。盘瓠不仅是畲族的始祖,还因有功于中原皇朝而成了高辛皇帝的驸马,这样高辛皇帝便成了畲族的圣祖,攀上了高亲,以便拔高本民族形象,从而改善民族地位。随着汉族统治的逐渐深入,深居东南山区的畲族也逐渐被汉化,并不断实现族群自我的宗族化。以带有一定族源史性质的盘瓠神话为内容,以宗祠、族谱、祖图等为载体构筑民族共同记忆,建构共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