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路边,山上,小河沟边,山地边常可以见到一种野草,它长得有点像竹子,还像淡竹叶,它的茎杆是一节一节的,叶子青青的,有很多人可能把它认错了,以为它就是淡竹叶,其实不是的,这种植物叫做荩草,也叫绿竹和黄草,在古时是皇帝专用的,用来做染料的植物,染出来的布料是黄色的,而我们知道,黄色在古时是皇帝的专用色,普通百姓是不能用的。
一、荩草的形态特征
荩草它在野外呈簇生生长,一兜都有几十或上百个头长出来,根部扎得比较深厚,一株小小的荩草用手都是很难拔出来的。叶片后面长有绒毛,茎杆光滑,呈绿色或者带红色。
它是一种一年生的宿根性草本植物,春天的时候,长出嫩绿的叶子和茎杆,慢慢长大,上面会开花,然后形成穗状的花朵,再结出果实,果实非常的细小。到了秋冬季节,它的叶子就变黄了。然后干枯了。
它的植株高大概在30-60厘米左右,像微小的竹子,因此,也有绿竹的叫法。茎杆一拔就会从结节处拔断。
二、荩草的生长环境
荩草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植物,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在农村一些路边,荒地,小河沟边,都可以见到它的生长。
它的繁殖能力也超强,虽然秋冬的时候,地上面的茎杆干枯了,但是地下的根茎没有任何的影响。春天的时候,又可以从根部长出嫩绿的叶子出来。它耐旱,耐高温。
三、荩草的作用与价值
荩草,这种看似普通的杂草,它的作用还是不小的。你知道有哪些作用吗?
第一个是烧火
荩草在秋冬季节会干枯,干枯后的荩草可以割回来烧火,而且非常容易着火,是很好的引火材料。
小吴记得在儿时,家家户户都烧柴火的时候,那时山上的柴都长不赢的,这种矮小的荩草也被人们砍来当作柴火了。
第二个是当作牲畜饲料
春天的时候,生长出来的嫩绿的荩草,农村人常割回去喂养牛,羊,马,牛,羊特别喜欢吃,因为它的茎杆吃起来是带甜味的。而且这种荩草割了以后又会长出来,长出来后又可以割了。
即使是老了的荩草,虽然牛不喜欢吃了,但是也可以用来垫着睡觉。
第三个是药用价值
荩草不仅在传统应用中有着重要地位,在药用价值方面也不容忽视。它是一种具有止咳定喘、解毒杀虫功效的中药材。在中医理论中,荩草味苦、性平,归肺经。常用于治疗久咳气喘、肝炎、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疮疡疥癣等多种疾病。通过煎汤内服或煎水洗、捣敷等外用方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其药用价值。
第四个是生态价值
荩草它的根部发达,扎根深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有非常大的作用。
同时,荩草还能够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第五个作染料
在古代,荩草因其独特的染色性能而被称为帝王草。人们将其采集后,煮水后,就可以用来染制布料,为古代的服饰增添色彩。只是如今这种传统的染色方法再没人使用了。
朋友们,荩草你认识了吗?在你的家乡有生长的没有?你还知道它别的作用吗?欢迎分享留言。